泓华诊所  |   泓华医疗  |   ENGLISH

您当前位置:首页 > 泓华介绍 > 新闻动态

新闻动态

大医院拥挤的背后
2015-04-10 16:55:07    点击:

  在解决“看病难”问题上,分级诊疗制度一直被寄予厚望,各地也在积极尝试用各种方法来分流患者,希望实现“大病到医院,小病到社区”的目标。愿望是美好的,但实际情况却依然是“大医院人满为患,小医院门可罗雀”,即使人再多、队再长,人们也爱往大医院跑。这背后暴露出的种种问题,值得我们深思。

\

就诊人数冰火两重天   
 
  4月8日上午,记者先后走访了北京海淀区蓟门里医院(一级乙等)和北京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(二级甲等),发现这两家医院的就诊环境、服务态度及卫生状况都不错,但前来就诊的人却寥寥无几。早上9点本应是看病高峰,蓟门里医院挂号大厅却只有零星几个人,好几个窗口前偶尔还会出现没人挂号的情况;一旁的自助预约取票机孤单地“杵”在那儿,无人问津,各科室门口的一排排长椅也几乎成了“摆设”。记者当场体验了一次就医流程,从挂号、缴费到看病,一共不超过15分钟。随后,记者来到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,看到6个挂号窗口只开了4个,但也不用排队。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位就诊市民,她说:“这儿人不多,挂号取药都很轻松,看病也不需要等太长时间,来了就能看,挺方便的。”   
 
  与小医院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三甲大医院直至下午仍熙熙攘攘。下午1点的广安门医院(三级甲等)门诊大厅人头攒动,挂号和收费窗口前排满长队,二楼候诊区的五排座椅几乎没有空位。在脾胃病科2诊室,两位医生被10余名患者和家属团团围住;肾病科2诊室里也挤满了人,在外候诊的人时不时推开门看看,都焦急地等待着。三楼放射预约登记窗口,一条长队横在楼道中间;四楼肿瘤科的人更多,候诊患者已把楼道完全堵住,要想通过只能在人群中穿行。心内科一位医生告诉记者,他们医院上午人更多,她一人就要看数十位患者,一刻不得闲。虽然有些患者的病问题不大,完全没必要来这里“挤”,但她也表示理解:“很多普通老百姓不能判断自身疾病的轻重,而且大医院设备全、医术精,价格也不贵,很多人觉得来这看病才安心。”下午4点半,北京大学人民医院(三级甲等)的门诊大厅依然人声鼎沸,挂号窗口前,不停有人询问是否还能挂上号。取药窗口一共13个,每个前面都排着长队,最长的队伍有11个人。门诊二层的血液科和骨科候诊区座无虚席;三层内分泌科大屏幕上的数字显示,有两位医生已经看了140多个病人……
 
去大医院看病原因何在   
 
  人们爱去大医院的现象在全国都很普遍。陕西省的官方数据显示,全省的三级医院诊治了50%~80%可以在二级医院,甚至乡镇卫生院、社区治疗的小病。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发现,52.2%的受访者平时看病选择去三级医院,选择社区医院的占33.8%,选择二级医院的仅有13.2%。  
 
  为何人们都偏爱大医院?65.5%的天津市民给出的答案是“治疗水平信得过”。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,很多人舟车劳顿也要去大医院的原因,就是对小医院的治疗水平不放心。家住河南洛阳的张女士说,有一次她家孩子发烧、腹泻,就到附近的诊所去看病,医生简单问了两句就开了药,结果吃了两天也不见效,最后又转诊大医院,医生诊断明确,很快就治好了。“还是大医院放心,小诊所真是‘伤不起’。”雷奶奶选择大医院的原因则是社区医院药品不全。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,正在候诊的雷奶奶告诉记者,她患有糖尿病伴随高血脂,每两周要来开一次药:“我这药虽说是治糖尿病的老药,但社区医院买不到,所以只能来大医院。我的邻居老侯患了类风湿,走动不方便,但也不得不两周来次大医院开药。如果家门口的社区医院药全,我们也不愿意来这挤。”  
 
  上海市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、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经济学教授胡善联在接受《生命时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新医改“强基层、强基本、建机制”的指导思想在基层的成效还不错,从全国范围来看,60%的患者在二级以下医疗机构(包括二级医院)就诊。“但在大城市,人们还是喜欢扎堆大医院,比如上海,仅有36%的人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。”北京市卫计委主任方来英也对《生命时报》记者表示,北京市总诊疗人次约为2.3亿,其中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仅占三成多。两位专家共同认为,人们爱扎堆大医院的原因主要有三点:
  
  第一,国家对基层医院的投入不足,他们很难添置先进设备、吸引优秀人才。公立医疗机构改革中,政府将80%以上的资金投入到大城市的大医院里,这势必导致基层医疗机构很难获取优质资源。我们倡导患者首诊去基层,可有些检测项目基层医院根本没有,即使有,检测水平也落后大医院一大截,那患者自然会往大医院跑。
  
  第二,全科医生尚未培养起来,医生临床经验太少。目前,我国的卫生人才培养机制并没有很好地向基层倾斜,全科医生的培养机制还需完善。与三级医院的医生相比,社区医院医生的学历、临床经验都有较大差距。而且社区医院医生收入较低、职业前景堪忧,导致人才流失严重。方来英说,如果不能建设一个强大、有力的全科医生队伍,解决“全科医生从哪来、到哪去、怎么能呆得住”的问题,基层医疗就做不起来,公立医院改革也不可能成功。  
 
  第三,转诊通道还不畅通。胡善联说,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患者看病只能先去基层医院,医生处理不了才会开具转诊单,让患者去上级医院看病。我们现在也不断提倡转诊制度,但并没有形成强制性规定,所以很难有效起到分流患者的作用。方来英介绍说,目前北京已成立30个区域医联体,包括30家核心医院和296家合作医疗机构,希望以此推动医院间自下而上的转诊。但不得不说,这个组织架构还不完善,存在形式松散、管理不够、调度缓慢等问题。“我们愿意接受批评,但总得走这一步,成长需要一个过程。”此外,推动分级诊疗还需要各方配套政策的落实,比如政策上如何扶持医联体发展等。
 
发展全科医疗是解决之道  
 
  近几年,全国各地纷纷试行新政,希望能够破解患者扎堆大医院的困局。“厦门模式”走在改革前沿,从4月1日起,该市3家三级医院将“简易取药门诊”、内分泌、高血压等门诊逐步下放到社区,市民看普通门诊要优先选择社区,如需上大医院看病必须提前预约。对此,胡善联表示,厦门的举措实质上就是让三级医院的医生下基层,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。  
 
  胡善联认为,要想从根本上解决“看病难”问题,关键在于制度改革,要让基层医院真正成为医疗资源的守门人和居民健康的管理人。一方面,应大力培养全科医生队伍,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,包括各项综合改革的措施、建立全科医生的培养、继续教育、工资待遇等激励机制。另一方面,要鼓励医生或医生团体在社区开办诊所,一个医生可以和多家医院签约,还可以把患者推荐到合适的医院。同时,好医生和好医院签约,反过来好医院也要找好医生。这样医学院的毕业生才会有更多机会,而不是挤破头往三级医院里钻。对于患者而言,也要建立一种有病先去基层的意识。在美国,像头疼脑热、感冒流涕、磕破了皮之类的小病,根本不会往大医院跑,而是找长期合作的家庭医生。社区私人诊所看不了的疑难杂症或是需要动大手术时,家庭医生会及时将病人推荐给大医院,只有看急诊时才有必要去大医院。
  
  最后,方来英表示,很多人习惯将基层医疗机构和协和等大型医疗机构对比,强调基层医疗机构的薄弱,其实两者没法比较。术业有专攻,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服务功能,只有各司其职,才能最终让百姓在适宜的医疗机构得到适宜的治疗,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。
(文章来源:生命时报)

上一篇:患者至上-同仁医院:安全为基 推进医疗服务品质新升级
下一篇:癌症研究取新进展:大麻可提高放疗效果